中国女篮在半决赛中输给日本队,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偶然因素,但这些偶然背后其实也隐含着必然的迹象。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篮球,无论是女篮还是整体篮球体系,都已经全面落后于时代的潮流。
首先,中国篮球在战术和技巧上的落后显而易见。沉迷于大中锋战术、投射能力稀烂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篮球的一大软肋。与此同时,自视过高、故步自封的态度更是让中国篮球失去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世界篮球已经进入了追求速度、空间和投射的跑轰时代,以美国NBA为引领,超远三分球已经成为常态。然而,中国篮球却仍然停留在逆版本的高大内线模式上,无论是篮协领导还是普通球迷,都普遍存在着对这一模式的沉迷。某些体育大省更是豪赌中锋,投入巨资,仿佛只要再发掘一个姚明,就能重返巅峰。
在男篮方面,尽管有了像杨瀚森这样进入NBA的球员,但他仍需赶回来充当救命稻草。而在女篮方面,更是将张子宇视为“终极答案”,寄望于她能挑战欧美列强。然而,结果却是输给了区区一个日本队。
其次,中国篮球的骄傲自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日本队虽然偶尔能投出高三分球命中率,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队可以轻视他们。然而,当中国队主教练赛前说出希望日本队不要那么无能的话时,无疑给了人们一种轻敌的印象。这种自高自大的态度,也许是因为长时间作为亚洲篮球老大的地位让中国篮球产生了盲目的自信。无论是男篮还是女篮,都曾经对其他亚洲队伍嗤之以鼻,即便近年来成绩下滑,依然觉得CBA是亚洲最好的联赛。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世青赛上女队赢两场最终排名第11,而日本队已经在核心后卫田中心上调国家队的情况下杀进世青赛八强;澳大利亚更是直接杀进世青赛和亚洲杯的决赛。甚至韩国也在世青赛上排名前十,这无疑是在提醒我们,现在的成绩也许是中国女篮未来十年的最高点。
此外,中国篮球在管理和运营上也存在严重问题。以女篮为例,虽然备受重视,但当未能进入决赛时,仍然安排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季军颁奖仪式,结果却变成了大型羞辱现场。这无疑暴露了中国篮球在管理和运营上的混乱。而相关官员中,也缺乏像姚明那样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青训日益萎靡、俱乐部纷纷退出、联赛差错百出、裁判问题不断、国字号教练掣肘不断、国内赛制朝令夕改……这些问题都在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篮球的发展。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中国篮球的未来将更加堪忧。也许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战术和技巧、态度和骄傲、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重新找回中国篮球的荣耀。再这么下去的话,也许真的会像范志毅说的那样:“职能部门一届一届换了多少主席了?改过吗?再下去要输菲律宾了!”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行动否则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困境。